为统筹推进未检工作,沾益区检察院强基固本,加强未检办案机制和基本能力建设,以“五个一”为抓手推进2021年未检工作,构筑未成年人全面司法保护屏障,有效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个法治教育基地,构建法治教育辐射网。
一是以已投入使用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为载体,发挥基地集约、集中、辐射、警示、预防的综合功效;二是利用基地法治宣传、亲身体验、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三是强化基地与家庭、社会、学校的协作配合,整合资源,实现“三位一体”润物细无声的法治教育,促进法治教育长效稳定运行;四是发挥基地的动态教育目标,实现基地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内化成行为的过程;五是充分体现基地“互动、生动、体验”的创建核心,让实物展览、互动游戏、专题宣讲、情景体验与科技体验的结合,把未成年人融入法治教育过程中,做到懂法、守法、爱法,并能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套集中办理方案,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
一是严格落实最高检《关于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的要求,稳步推进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集中办理;二是加强内外衔接互动,与侦查机关、法院、妇联、团区委、教育部门、学校、民政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聚焦本地存在的难点和突出问题,确定工作重点,认真梳理,推动对涉及众多未成年人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烟酒销售、文化宣传、网络信息传播、儿童游乐场所设施安全、娱乐游戏以及其他重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四是全面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押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监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活动监督等工作,把监督与帮教延伸至刑事执行领域;五是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以深入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通过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支持起诉、公益诉讼、联合督导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完善相关领域涉未成年人社会治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六是将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检察职能融入未检工作,多角度探索未成年人司法规律,推动“试验田”向“示范田”转变,实现对未成年人全方位司法保护。
一系列预防举措,构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护网。
一是认真落实省“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方案》,积极完成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报批和成立工作,积极履行报告、督导、协调、统筹等职责;二是把释法说理、帮教预防融入办案全程。从提前介入、案件办理、讯(询)问、社会调查、考察、回访均以预防、保护的视角、触角去审视和办理;三是法治进校园常态化。打造检校互动平台,构建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为载体的多元法治宣讲活动,确保法治进校园活动深入、有效开展;四是强化法治宣传,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围绕校园安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儿童合法权益保护等,开展“检察开放日”、“送法进校园”、“法治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五是严打刑事犯罪,筑牢未成年人社会防护网。严厉打击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强奸、猥亵、拐卖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刑事犯罪和引诱、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六是做好涉未成年人案件听证工作。落实《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注重隐私保护,不公开听证和公开听证相结合,努力做到“应听证尽听证”。
一套工作机制,建立社会治理体系立体网。
一是做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学习、普法、落实工作,助推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部门依法履职,促进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二是以“一号检察建议”为牵引促进社会治理,加强与公安、教育、群团、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部门协作,制定联动保护机制,构建预防、帮教、关爱、救助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引入专业社会服务,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建设。通过搭建社工平台、建立专门团队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分级干预、回访跟踪,汇聚各方力量促保护、护成长;四是完善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监督、犯罪预防、行为矫治、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等职能,从涉罪未成年人自身、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量身开展精准帮教,用司法权对监护权适度干预,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及背后的“家庭问题”;五是强化司法机关协作共护。加强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协作,从前端、中端、后端全面开展帮教工作。前端提前介入,引导及时准确固定证据;中端监督法院审判,确保轻重适宜;后端监督司法局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矫正有效;六是综合分析调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通过对涉罪未成年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数据分析,找寻犯罪内因、找准预防对策,建立健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及时发现机制,推动涉罪和侵犯未成年人犯罪易发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管理,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整治,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一是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为实体,发挥基地集中、系统、专业、辐射的功能,为青少年提供法治教育、法律培训、实践体验、娱乐锻炼等综合性服务,实现法治教育体验与司法保护实践融合;二是坚持“四有一建”工作标准,即工作推动有载体、工作落实有阵地、工作成效有品牌、工作绩效有考评、社会支持建体系,打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建设格局;三是以“五化”建设为目标,即实行一体化办案、保护化执法、人性化关爱、社会化帮教、多元化普法;四是擦亮“杜鹃花工作室”品牌,以“工匠精神”和专业化态度做好工作,最大限度实现专业化保护和社会化支持的有效衔接;五是做好科学的有温度有深度的未检宣传工作。以未检工作目标任务、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成效为基本点,以未检履职服务保障民生、解决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问题及未成年人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治理为重点,从而促进全社会关注、支持未检工作,真正实现未检工作的社会化。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